蓝天救援队(BLUE SKY RESCUE,简称BSR),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于2007年在北京成立,创始人为张勇。北京蓝天救援队是蓝天救援品牌管理方。
截至2023年5月,蓝天救援队已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成立品牌授权的救援队,全国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超过50000名,其中有超过10000名志愿者经过了专业的救援培训与认证。蓝天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应急体系展开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参与各种灾害事故的救援行动,减少灾害和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际救援,成为一个涵盖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灾害预防、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灾后恢复和减灾等各个领域的专业化、国际化的人道救援机构。
蓝天救援队成立以来参与了2007年以后中国国内外所有大型灾害的救援工作,每年救援案例超过1000起。
发展历程
2007年,张勇在北京一家知识产权事务所工作。他武警退役,拥有河北大学的法学学士,业余热爱徒步和登山。当年冬天,一名“驴友”在北京小五台“走冰川”时受伤,张勇和十几名同道自发组队将人救回。这次经历让他们对山野救援的缺位深有感触,就基于常发帖的绿野户外论坛组建了松散的山野救援队,一些具备登山、潜水、越野以及专业搜救等技能的,包括在职医生、退伍特警、侦察兵等在内“驴友”自发组织起来,在进行户外运动的同时也为户外运动提供救援服务。这是蓝天救援队的前身。2008年他们自发参与“5·12汶川地震”救援,协助灾区转运五千多万元的救灾物资、开辟空中紧急救援通道、协助灾民销售农产品、并为灾区捐赠过冬物资。获得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先进个人荣誉表彰。
完成救援回到北京后,与北京市红十字会联系,希望注册成为一支正规的民间救援队伍“蓝天救援队”。2009年,北京市红十字会将“蓝天救援队”作为重点培育的社会组织。2010年,蓝天救援队在北京民政局登记注册,成为当时中国首支注册为民非企业的民间救援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一些资金支持、配备设备等。同年,蓝天救援队参与了玉树地震救援工作,并出动专业探洞队员为贵州省4个州9个县旱区五万人解决了饮水问题。
2013年,8名蓝天救援队队员(搜救和保障)参加了代表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在菲律宾的台风海燕灾后救援工作,本次救援行动是中国民间组织90年来第一次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并在国际上“一举成名”。
2014年签署的《阜阳公约》确立了“蓝天救援”的品牌授权模式。北京蓝天救援队为品牌持有方,通过“北京队-各省品牌督导官-各地蓝天队”结构维持全国体系。2014年至2015年期间,蓝天救援队先后两次赴缅甸,进行卡喀博雅兹峰登山队员失踪的搜救和缅甸洪灾的救援,并在2015年紧急抽调全国志愿者83人从各地赶赴尼泊尔开展4·25尼泊尔地震国际救援行动,所有行程费用全部由队员个人承担。
2017年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地震后,吕梁蓝天救援队和山西蓝天救援队奔赴地震灾区进行救援工作。蓝天救援队也参加了新冠疫情的的抗击工作,2020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对关闭了58天的武汉汉口火车站展开全面消杀工作。
2023年5月,北京蓝天救援队理事长、创始人张勇被开除队籍。引发了“蓝天救援”与“BSR蓝天救援”之争。同年8月1日,武陟县蓝天救援队9名队员组成第一梯队奔赴河北涿州进行救援。到8月2日21时,救援队共转运受困群众200余人。
2025年3月29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蓝天救援队跨国驰援缅甸,首批5车16人携带一批小型救援设备和医疗物资,从瑞丽边检站“绿色通道”入境缅甸。救灾期间,有人冒充蓝天救援队队员身份进行集资。4月1日,蓝天救援队发布声明称,此次参与救灾过程中从未向公众发起过募集,提醒各界谨防此类诈骗。当地时间4月7日,重庆市蓝天救援队22名队员和云南队等队伍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执行地震救援任务时,发现并挖掘出受灾居民黄金约20公斤。救援队员严格遵守国际救援准则,第一时间将财物移交当地警方处理。
组织结构
主管单位
北京蓝天救援队的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民政局。
管理结构
蓝天救援实行队长负责制,设有值班组、信息平台、协调组、全国助理组、秘书组、工作组等职能分组,队内组织机构包括:筹建组、筹建队、正式队;成员分为:志愿者、预备队员、队员。蓝天救援实行24小时值班,对救援行动和求助3分钟响应,3分钟启动信息收集、30分钟根据预判决定是否启动救援、国内救援现场2-4小时抵达、国际救援24小时投送、灾区独立7*24小时工作。
各地蓝天救援队的关系
蓝天救援实行的是品牌授权管理模式,由蓝天救援对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救援队进行授权,从而建立各地独立发展、独立进行队伍建设和财务管理的扁平管理模式。在品牌管理上统一着装、统一理念制度、统一培训体系、统一大救援的协调;各地区蓝天救援队的日常管理、人员、财务、装备自己独立负责,运营主要管理人员变更和重大事项向蓝天救援品牌管理方披露。
目标宗旨
宗旨原则
蓝天救援是以志愿服务为原则,以建立和推动国内民间救援体系的发展,使每个国民享有免费紧急救援服务为宗旨。
目标愿景
以专业化、国际化救援机构为建设目标,建立第一个中国志愿者发起的人道救援组织《蓝天救援国际救援机构》,在国际人道救援领域发挥作用,展现中国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在灾难面前竭尽所能的挽救生命。
任务范围
资金来源
蓝天救援队资金来源为:志愿者无偿资助;政府对救援服务的行政采购,包括救援行动中的公共花销、设备采购、维护和社会服务执行;沒有商业回报要求的社会无偿捐助。
重要人物
创始人
张勇,1972年生,邢台市人,河北大学法律专业毕业,曾服役于武警山东总队,曾任北京蓝天救援队法人代表、理事长,组建中国紧急救援联盟发起人。参加过汶川抗震救援、抗击武汉新冠疫情等。曾获2020“年度影响力人物”。2023年5月,张勇被罢免理事长、理事并开除队籍。
品牌负责人
曹伟伟,北京蓝天救援队现任法人(截止2023年10月),曾任北京蓝天救援队原法定代表人张勇助理,2023年5月,出任北京蓝天救援队理事长。
遇难志愿者
2023年2月25日凌晨,北京市怀柔区蓝天救援队刘金艺在在执行箭扣长城搜救任务时发生岩体塌,刘金艺不幸身亡。
2023年7月29日下午5点35分,陈元生转移水灾受困群众的过程中突发状况,送医后抢救无效,享年53岁。
2023年7月31日早晨9时左右,因河道突发洪峰导致王宏春等6名队员被洪水围困,在自救逃生过程中落水遇难。
争议事件
倒卖物资
2023年8月4日,驰援河北涿州的两支救援队因物资发生冲突。现场拍摄视频显示,疑为神州救援队的救援人员在视频中说到“蓝天倒卖物资,我们没有物资”。冲突发生后,当地市民劝架双方救援人员“别冲动”。上述事件发酵后,神州救援队向蓝天救援队致歉表示,该起冲突系误会,事发时不了解蓝天救援队更换驻地,误以为其拉走了机油,双方救援队已握手言和。
蓝天救援队之争
2023年10月因搜救上海海滩走失一名四岁半女童,出现了两个均自称“上海蓝天救援队”的救援队伍。争议涉及到的两个救援队全称分别为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和得到“BSR蓝天救援”授权的上海市宝山蓝天救援队,争议的核心为谁才是真正的蓝天救援队。媒体报道:BSR蓝天救援’称上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并未获得北京蓝天救援队所有的“蓝天救援”品牌授权,其言论不能代表“蓝天救援”。上海蓝天救援队(上海市宝山蓝天救援队)是蓝天救援·中国(BSR)旗下品牌授权队伍。造成此状况的原因在公益人士王英颉看来,或许在于北京蓝天救援队法人之争与其品牌授权模式。
求助者起诉蓝天
2022年,廊坊市三河蓝天救援队因搜救途中发生的一起车祸,被求助者家属于2023年11月将其告上法庭。河蓝天队负责人骆先生称,车祸是在执行一次搜救寻人任务时发生的。当时,委托蓝天救援队寻找走失母亲的周先生坐在蓝天队员刘先生驾驶的车上,在车祸中受伤严重。周先生的家属景女士称,周先生因这起车祸受伤严重,常年卧病在床无法自理。被告共有6方,三河蓝天队仅为其中一方。车祸发生后,三河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交警认定蓝天队员刘先生承担主要责任,原告方认为三河蓝天也有连带责任。
巴中市蓝天救援队原队长收取求助人15万元后失联
2023年8月,河北涞水爆发一场洪灾。在这场洪灾中,河北涞水人王海伟的妻子、妻妹、岳母,以及其13岁的大女儿、9岁的小女儿、5岁的妻妹儿子,共6人失踪。2024年4月,王海伟在多方寻找亲人无果的情况下,联系到在洪灾中曾帮忙找人的巴中市蓝天救援队队长兰天,预付给兰天15万元,希望他能在这段枯水期,安排专业救援公司帮忙寻找失联的6位亲人。兰天却在收到15万元后失联。巴中市蓝天救援队工作人员称,经过队里调查和询问当事人,队里认为私下收钱属于兰天的个人行为,跟蓝天救援队没有关系。目前他们也无法联系到兰天本人。2024年12月2日,巴中市蓝天救援队召开理事会,罢免兰天的救援队队长一职。王海伟已在通过法律途径来追讨其预付的15万元救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