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街道

布吉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中部、龙岗区西部,距离深圳市中心4公里,距新界8公里,距盐田港20公里,距深圳宝安国际机场35公里。该街道总面积11.64平方公里,有社区17个,管理人口50.3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71万人。

布吉街道地貌以丘陵山地、台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北低。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在明清时期,布吉、平湖、葵涌、大鹏、南澳街道范围属宝安县。1950年2月,布吉是南头联乡办事处所辖的9个乡之一;1950年12月至1952年,它隶属于宝安县第二区;1986年8月撤区设布吉镇。1993年1月1日,宝安区县撤县设宝安、龙岗区两区,布吉划归龙岗区管辖。2004年8月26日,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管辖原布吉镇所辖区域。2006年,布吉“一分为三”,拆分为坂田街道南湾街道、布吉三个街道办事处。2016年12月26日上午,深圳宝安区、龙岗区新设街道集中揭牌仪式举行。其中龙岗区布吉街道“一分为二”,分设为布吉、吉华两个街道办事处。2021年2月24日上午,布吉街道“快递小哥”党支部揭牌仪式在佳兆业广场“暖蜂驿站”举行,30余名快递小哥参加了活动。布吉街道是深圳市都市核心区重要的城市交通枢纽,清平高速、龙岗大道、布龙路等交通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深圳东站枢纽日均进出客流约12.7万人次。旅游景区有大芬油画村、文博宫。

2017年,布吉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192万元,同比增长10.5%。2023年,布吉街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73亿元,同比增长6%;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4.6%;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

名称来源

清朝中叶时,布吉被称为“布隔”。当时,布吉圩西侧有个“萧隔”村,由于客家话里“萧”与“布”谐音,这里便被称作“布隔村”。清咸丰二年(1852年),村南建起了丰和圩。宣统三年(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在此设立了“布吉”站,从此“布隔”便改称“布吉”。

历史沿革

布吉街道所辖地域历史上曾先后隶属南交(夏、商、周)、南海郡番禺区(秦)、博罗县(汉、三国)。晋咸和六年以及唐至德二年,该地域归属宝安县;唐至德二年至明万历元年期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又划归新安县。清康熙五年至清康熙八年,则属东莞县。

在明清时期,布吉、平湖、葵涌、大鹏、南澳街道范围属新安县,其中布吉、平湖先归七都,后由官富巡检司(驻赤尾村)管理。民国时期,龙岗区地域分别隶属于惠阳区和宝安县。民国初年,宝安县沿袭清末建制,实行乡镇自治,龙岗区的布吉、平湖、葵涌、大鹏和南澳岛一带,仍归宝安县管辖。民国13-21年实行区、镇、乡建制,宝安县划分为7个区、99个乡、3个镇。其中第三区辖布吉乡、沙湾乡等。民国22年,宝安县调整为5个区、37个乡、3个镇,其中第三区辖布吉乡、沙湾乡等。民国35年,宝安县调整乡镇编制,将37个乡、3个镇缩编为20个乡,设3个区,其中第二区辖布吉乡、平湖乡等7个乡。

1950年2月,布吉是南头联乡办事处所辖的9个乡之一;1950年12月至1952年,它隶属于宝安县第二区;1953年至1954年,又归属宝安县第八区;1955年至1957年,成为布吉区;1958年撤区并乡时,布吉与沙湾合并为布吉乡;同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称红旗人民公社;1963年1月与平湖人民公社合并称布吉公社,之后又分开成立布吉、平湖2个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为布吉区公所,下辖7个乡政府、55个自然村、47个村委会和2个街道;1986年8月撤区设布吉镇。

1990年1月19日,布吉镇至横岗街道一级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1991年6月13日,布吉镇人民医院大楼竣工,住院部可容纳300张病床,时为广东省最大的镇级医院。同年8月30日,布吉-深圳市光纤通讯电缆启用。1993年1月1日,宝安县撤县设宝安、龙岗区两区,布吉划归龙岗区管辖。

1994年1月1日,“布吉公益金,人人献爱心”万人步行活动在布吉镇举行,市、区领导与在银幕上扮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的五位特型演员,以及镇直单位的干部、职工12000余人,参加了步行活动。1995年2月1日,布吉镇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先进单位”。同年12月,在“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调查暨宣传活动”中,布吉镇、横岗街道分别被评为“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1996年10月1日,布吉镇被农业部、国家体委、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2004年8月26日,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管辖原布吉镇所辖区域。2006年,布吉“一分为三”,拆分为坂田街道南湾街道、布吉三个街道办事处。2016年12月26日上午,宝安区、龙岗区新设街道集中揭牌仪式举行。其中龙岗区布吉街道“一分为二”,分设为布吉、吉华两个街道办事处。

2019年4月17日下午,布吉街道在龙岗社会创新中心布吉创域举办布吉社会创新沙龙第168期:党政校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探讨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学校、社会多元协同营造“三共”治理格局的路径。2021年2月24日上午,布吉街道“快递小哥”党支部揭牌仪式在佳兆业广场“暖蜂驿站”举行,30余名快递小哥参加了活动。

2023年,布吉街道举办2023年度家庭护老者能力提升与关爱计划培训,吸引学习家庭护老知识与技能的社会人士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共计150余人参加培训。次年,布吉街道在大芬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商圈联合党委成立揭牌暨“幸福布吉 活力商圈”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025年8月,布吉街道组织开展“办实事·解民忧”书记面对面座谈交流活动。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布吉街道位于深圳市中部、龙岗区西部,总面积11.6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95平方公里,东与横岗街道相连,南与罗湖区相接,西与宝安区龙华镇交界,北与平湖街道及宝安区观澜镇毗邻,是粤东、闽、赣等地进出深圳特区的咽喉地带。距离深圳市中心4公里,距新界8公里,距盐田港20公里,距深圳宝安国际机场35公里。

地形地貌

布吉街道地貌以丘陵山地、台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北低。地质以黑云母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钠长斑岩等主要岩体构成,位于布吉一松子坑断裂带上。鸡公山脉位于布吉街道与深圳特区交界处,石芽头山、求水山、旗头山等位于深惠公路旁。

气候

布吉街道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夏长但不甚酷热,雨量充沛,植物四季生长。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平均日照时数为212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9%。7-12月日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5404.9兆焦耳/平方米。年均气温22.4℃,最高36.6℃,最低14℃,年均降水量2028毫米。受南亚热带季风影响,年均风速1.98米/秒。

水文

布吉河全长19.3公里,有水径水、大芬水、塘径水三条支流,由北向南流域面积63.41平方公里,穿过布吉街道,在罗湖区渔民村附近汇入深圳河,最后流入深圳湾。布吉河属于雨水直接补给型河流,年平均径流深度约1000毫米,洪水季节(4-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92%。

植被

布吉街道境内自然植被主要是蕨类植物。人工种植植物主要为桉树及荔枝、芒果等果树。原生森林植被先前较为丰富,后来由于滋生病虫害和人为建设之故,基本消失殆尽,仅局部地区存有小面积次生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古树有香樟木3株,潺槁木姜子8株,长叶柞木1株,木荷2株,五月茶2株,秋枫2株,凤凰木1株,榕树13株,假苹婆1株,荔枝8株,龙眼6株。

土壤

布吉街道的土壤可分为两大类:自成土和运积土。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8月,布吉街道下辖17个社区,城中村34个,街道办事处驻龙岗区布吉街道广场路2号。

行政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9月,布吉街道管理人口50.3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71万人,人口密度超4万人/平方公里。

语言

布吉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是客家方言。

经济

综述

1993年,布吉街道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120万元。1999年,该街道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34亿元,与1993年相比,分别增长7.5倍和1.2倍。2003年,布吉街道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74.85亿元,比1999年增长9.8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53亿元,增长7倍;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2.3倍;工商税收4.94亿元,增长30.4%;实收工缴费4566万美元,增长7.1%;农民人均所得10513元,增长28.6%。

2017年,布吉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192万元,同比增长10.5%。2017年,布吉街道第二产业实现生产总值112563万元,同比增长1%。2017年,布吉街道第三产业实现生产总值1313629万元,同比增长11.4%。

2023年,布吉街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73亿元,同比增长6%,总量居全区第六位;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列全区第一位;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4.6%,增长率列全区第七位,总量列全区第八位;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增长率列全区第七位,总量列全区第十一位。

农业

布吉原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1950年粮食总产5.5万公斤,平均亩产95公斤。通过历年兴修水利,改造低产田,1974年粮食总产提高到11万公斤,平均亩产229.5公斤,为布吉粮食产量最高年份。布吉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新中国成立后果林达万余亩,大批盐水凤梨、柿子、沙梨等水果销往港澳地区。1959-1978年的20年间,农民人均年收入一直在100元上下徘徊。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贯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包产到户,破除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此后为扩大农副产品商品率,布吉引进港资建设蔬菜出口基地,大力扶植种养专业户,重点发展猪、鸡、鸭、鹅等养殖业。1985年,布吉农业产值实现650万元,比1979年提高7倍。传统形式的农业已于20世纪90年代末基本消失,布吉仅有的山场、农地以营造生态林、风景观光林为主。2003年,布吉农业总产值为2127万元,仅比1993年的2100万元增长1.3%。

工业

1979年1月,布吉公社管委会负责人与港商在中英街签订毛衫加工合同,布吉公社始有“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订制、补偿贸易)加工贸易企业。接着,公社干部为争取港商来布吉投资,赴港恳请原布吉同胞回家乡投资办厂。次年,全公社来料加工企业发展到12个,但大数属工场、作坊式小厂。1983年,在饭罗岗(后称罗岗)开辟宝安县第一个工业区,同时在布吉、草埔、沙湾、沙西、丹竹头、南岭六个村兴办乡村工业区。

1985年,布吉有区办、乡办、村办“三来一补”企业和内联企业100余个,工业总产值4800万元,比1979年提高90倍,工业收入占总收入80%。1991年,布吉招商引资的重点开始从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转向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引进蓝波希岛高效节能空调器、智能仪表、全封闭蓄电池、微型集成电路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以及以电子整机、精密机械加工模具、复印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为主的跨国公司企业。生产办公自动化用品的兄弟亚洲制造厂与周边十几家互相配套企业群的出现,稳定了布吉制造工业的发展。

1995年,布吉创办中元电子、通宝电缆、金鑫实力等镇属企业8个、村办企业5个,总投资2.4亿元,当年总产值2.8亿元,上缴利税1850万元。当年,布吉工业总产值为16.77亿元,比1985年又提高34倍。1998年,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布吉划为第三产业区、大工业中心、高科技园、物流工业区、工业旅游区和政治文化中心等六个功能区,并确定兴办民营经济战略,华为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接连在坂雪岗开业。2003年,布吉民营企业由1997年的50个发展至960个,总产值251.19亿元。

商贸服务

清咸丰二年(1852年),布吉人在村南布吉河西侧兴建丰和圩(后称老圩。“圩”指集市),自此有了市场贸易。丰和圩四面有门楼,白天开放,入夜关闭。东部主街为谷行街,有商铺30余个,以出售谷米为主,杂货、山货、果品次之;南部为下街,主要买卖鲜鱼,亦称鲜鱼街。宣统三年(1911年),广九铁路开通,设置布吉车站(旧时称“车亭”),因丰和圩距“车亭”较远,遂在铁路旁开辟一条新街,名叫车亭街。车亭街由正街和横街组成,两街呈丁字形。正街有店铺40个,横街有店铺7个,主要经营酒酱、杂货、布匹、中药、肉菜,还有铁匠铺、木匠铺等。

民国30年(1941年),新圩被日军烧成废墟。1950年,沙湾开始设立商业网点,配备职工2人。1953年,在新圩旧址开设供销社,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和日杂百货。1956年,布吉供销社组织铁匠、木匠创办布吉农具厂,生产犁、耙、锄头等农具。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厂开始生产脚踏打谷机。1965年,布吉供销社共有零售门市18个、收购站3个、生产队代销店19个,职工109人。

1993年,布吉有各类商铺5766个,还出现了装饰豪华的店铺。20世纪末,布吉房地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到2003年,67个房地产开发商共开发建成楼盘70个,其中3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50栋,多层建筑1200余幢,商品房6万多套,花园34个;房地产开发面积占深圳市的1/5,累计售出住房面积占全市外销的1/4。当年,布吉共有街市商铺800多个,农贸市场65个,天虹股份、上海一百、新一佳、南城百货等大型超市10家,区域内的消费呈现出城市的多样化、多层次特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3.41亿元;国营银行、农村信用社、深圳发展银行和其他9家商业银行,均在布吉建立一级支行机构,连同南方证券、特区证券、保险公司共有35个经营部,年末存款余额131.37亿元,年末贷款余额66.8亿元。

社会

教育事业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布吉境内开办下李朗私塾。同治三年(1864年),牧师贝德明在下李朗创办存真书院(后改名为传道书院),开始教授希腊文,专门培养传道人才。民国14年(1925年),外籍基督教教会在布吉下李朗开办乐育中学;传道书院迁至兴宁市坪塘村,其址改建为梅江区乐育小学。民国15年,坂田、沙西各开办一所小学。民国29年2月1日,日军扫荡李朗,乐育小学被烧毁。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洪德荣牧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起海外华侨教友及原乐育校友捐款,重建乐育学校,并更名为乐民中学(属私立教会学校)。1949年10月19日宝安县解放,乐民中学由县人民政府接管,并改为宝安县第三中学分校。1952年,该分校并入观澜的宝安三中。民国35年开办的国民学校,解放后改称布吉学校、布吉街道中心小学新中国成立之时,布吉各村共办小学11所,但规模都很小,大多数只设初级班。1958年前后,这些小学有的停办,有的合并,有的取消。1977年9月,创办布吉中学,以招收初中生为主;同时撤销各小学所设初中班。改革开放后,布吉先后建成龙岭、莲花、德兴、木棉湾小学。1984年9月,沙湾初中开办,解决了沙湾片六个村小学毕业生升学难问题。1993年9月,布吉创办职业中专,招收布吉及其邻近镇初中毕业生,设置财会、电工、电子、电器、文秘、美工、商务英语、汽车维修、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经济管理等专业。招生最多时,该校达16个教学班、500多名学生、82名教师。1995年9月,布吉高级中学建成,属独立高中。1997年9月,沙湾初中并入,该校成为完全中学。2002年9月,布吉职中并入龙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3年,布吉共有公办与民办小学28所。

20世纪80年代,布吉各校逐步建成自然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场室,教师上课也改变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况,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等电器设备陆续搬进课堂。90年代中期起,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学,各校开始装备电脑室。进入21世纪,教学设备现代化步伐加快,装备标准更高。2003年年底,布吉中小学校普遍装备了电脑室、综合电教室、软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电教功能室;运动场所也由泥沙场地改为塑胶运动场,有的学校还建有高标准体育馆。

截至2025年8月,布吉街道有学校26所(公办学校12所、民办学校14所)、幼儿园57所。

文艺体育

20世纪60年代,布吉配备文化干部,负责组织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开展文艺宣传活动。1976年,布吉成立文化站和电影队。文化站经常开办群众性的歌咏、文艺、体育比赛,举办展览和科普活动;电影队则深入到农村、厂矿放映电影。1993年12月,重建布吉会堂。该会堂建筑面积1456平方米,主舞台760平方米,座位上千个。1996年建成布吉有线电视差转台,转播中央和地方台21套节目,村民足不出户即可收看全国电视节目和当地新闻。1998年10月1日,创办《布吉报》(后更名为《布吉通讯》)。

2000年9月,布吉成立深圳市第一个镇级文联,下设文学戏剧、书画摄影、音乐舞蹈3个协会,共有会员150人。文联的设立,为布吉文化水平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平台。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中秋夜,为犒劳外来工而举办的“花好月圆”大型文艺晚会,特邀中国中央电视台“聊天”栏目主持人倪萍及演员唐国强担任节目主持人,广州杂技歌舞团参加演出。当年,布吉建成建筑面积为两万多平方米的中心区文化广场。此后,布吉创建了文艺队、秧歌队、仙艺民乐社团、民间音乐队、老干部腰鼓队、妇女健身球队、麒麟队等群众业余文艺团队,业余演员发展到300多人,其主要成分是机关干部、学校幼儿园老师和群众中的文艺爱好者。这些文艺团体经常深入到各村和企业进行巡回演出。

2003年,布吉文联举办美术“沙龙”及文艺创作座谈会四次,邀请牡丹江市美术家协会、书协领导和书画家骆文冠黎楚池、陈宏新、何玉生以及报告文学作家李玲修、剧作家赵纪鑫、诗人钟永华等来布吉进行交流指导。布吉文联还组建了“布吉民间音乐协会”“布吉客家音乐家联谊会”“布吉一村老年乐队”“仙艺少儿乐班”四个民间音乐组织。每支队伍均编排一批器乐曲目,经常参加市、区、镇、社区的文艺演出,弘扬民族器乐,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布吉文联成立后,还组织会员创作出版一批文艺作品。布吉文联主席沈树人与外地作家合作出版三本书:报告文学集《一枝红杏出墙来》、电视文学剧本《大芬画缘》、报告文学集《不朽的胡杨》。布吉文联委员、词曲作家刁善飞以布吉的素材创作十多首歌曲。冼余汉的多幅摄影作品,荣获国家和省级奖项。

布吉街道有教育品牌百外教育集团、龙岭教育集团,文化品牌凌道扬故居以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油画村。大芬油画村是全国“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2023年获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乡村振兴局“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现有门店、画廊1200余家、从业人员约8000人,年游客参观量超300万人次,原创油画产品占国外市场油画交易份额一度超50%,2023年成交额超38亿元。作为深圳市唯一连续举办二十年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累计实现交易额15亿元,其中2024年第20届文博会交易额2373万元。成功举办三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和十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客家·印象·大芬美术馆典藏客家题材美术精品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

医疗卫生

1949年年底,布吉有济生堂、天寿堂、保平安等几家药店。1952年,布吉与平湖联合开办简易诊所。该诊所以中医为主,仅有医生和司药各1人。1958年,布吉中药店并入宝安县药材公司。同年10月,布吉人民公社卫生院建立,但只有几间民房和7名工作人员。1985年,该院更名为布吉人民医院,医生和护士陆续增多,设备也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原为布吉人民医院医疗延伸点的南岭卫生所改为南岭分院,但其人员较少,仅有医生4人、护士2人;另一延伸点沙湾卫生所,从借用的一间30平方米平房迁入厦村一间闲置的榨油作坊,挂出沙湾卫生院招牌开业。

1993年,布吉划归龙岗区,区、镇两级政府拿出巨资在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方面进行重点投入。布吉人民医院建成一幢面积为780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并陆续购进CT、彩超、电子内窥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的检测、诊断、治疗仪器。南岭分院由南岭村投资3000万元扩建为一座综合性医院,并改名为龙岗区南岭医院;医务人员增至60人,病床增设30张,科室设置也得到进一步完善。沙湾卫生院改称龙岗区沙湾医院,定编27名,实有医务人员35人、病床10张。1994年,南岭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1996年11月,布吉通过“深圳市卫生镇”的考核验收,1998年12月被评为省卫生镇,2002年11月被评为国家卫生镇

2003年,布吉人民医院建成门诊大楼、住院大楼、综合大楼,建筑布局大体合理。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0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72人、中级职称123人、初级职称294人;具有编制床位250张,实际开放床位313张;设置医务科等13个职能科室及内科、小儿科等9个病区,下设13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配备ICU病房和7间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能对重要脏器衰竭和心脑疾病患者进行救治和监护。

截至2025年8月,布吉街道有医院4家(公立医院1家、民办医院3家),社康中心14间。

交通

布吉街道位于深圳地理中心,是深圳都市核心区重要的城市交通枢纽。在道路交通方面,清平高速、龙岗大道、布龙路等交通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轨道交通方面,广深铁路穿境而过,地铁3号线、5号线、14号线已开通运营,规划中的17号线、25号线等也交错贯通。

作为深圳市铁路客运“东大门”的深圳东站枢纽,日均进出客流约12.7万人次。其中,深圳东火车站日常客流约2.5万人次(暑运及节假日高峰客流约3.6万人次);地铁3、5、14号线客流约9.6万人次;公交车场客流约0.6万人次。

历史文化

大芬村祠堂

在布吉街道的大芬油画村内,洪氏祠堂和邬氏祠堂位于全村的中心。洪氏、邬姓是大芬村的两大姓氏,就连该村的村长和副村长也分别是洪姓和邬姓。洪氏宗祠和邬氏宗祠兴建于清乾隆,大门挨着大门,共同接受着后代的祭拜。这两座聂氏宗祠所体现出的团结、和谐,已经成为了大芬人的精神象征。在平时,祠堂成为大芬村的文化娱乐场所,老邻居常常一起娱乐打牌。凡是逢到婚丧嫁娶、重要节日,村民都会来到这里摆酒。

凌道扬故居

凌道扬故居位于龙岗区布吉老街,由凌道扬祖父于1902年发起修建,为两层砖木结构。故居对面为基督教布吉堂,在不远处建有凌氏宗祠。周边还保留5处客家炮楼,均为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布吉街道推进凌道扬文化项目挖掘、开发工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先期对凌道扬故居进行全面修缮,提升了周边环境。同时收集整理了凌道扬的生平史料,腾空了几百平方米场地作为凌道扬故居展厅。最终将故居打造为凌道扬纪念馆、家风教育及廉政教育基地、香港中文大学爱国荣校基地,形成“人文 + 旅游”的综合景点。

凌道扬祖籍广东省宝安县布吉丰和墟(今龙岗区布吉老街),是中国近代林学家、教育家,水土保持专家。他发起创建中国第一个林业社团组织“中华森林会”;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林学刊物《森林》;参与创建中国大学第一个林科;倡导设立中国第一个“植树节”;参与制订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参与创办香港中文大学,也是中国林学会的前身即中华森林会的创办人和第一任理事长。

风景名胜

大芬油画村

大芬油画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20世纪80年代,大芬油画村还被称为大芬村,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原住居民仅有300余人的农耕村落。198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画商黄江看中这里低廉的人力成本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带领学徒在此批量化临摹、复制油画,并销往海外,从而形成了大芬油画产业的雏形。这种油画制造模式迅速产生集聚效应,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商纷纷云集于此,投身油画制作与销售。在2004年,大芬油画村成为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唯一分会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大芬油画村的出口订单量大幅下跌。为应对挑战,大芬油画村在深耕油画产业化的同时尝试向原创绘画转型,原创作品开始增长。

大芬美术馆是大芬油画村培育原创画家的重要载体。自2007年建馆以来,已累计举行展览及活动约1000次,推出的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大芬本土艺术家推广工程等均已成为品牌项目,还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专业机构举办了中国美术院校师生油画展、中国当代女画家油画展等特色活动。大芬油画村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是中国最大的油画生产、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曾获评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深圳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

石芽岭公园

石芽岭公园于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是布吉街道辖区内首个公益性市政公园,总占地面积达到79万平方米,分为郊野休闲公园和市政体育公园两部分,集登山康体、休闲娱乐、亲近自然为一体,被誉为深圳的“第二座莲花山”。服务周边东方半岛、中海怡翠、吉祥别墅、慢城、龙园意境、大芬等大型居民社区的数十万人口,及大布吉片区上百万居民。

文博宫

文博宫坐落于深圳布吉凤仪山南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其建筑风格跨越秦、汉、唐、宋、元、明、清七个历史朝代。文博宫是由深圳市百强企业美丽集团投资20多亿元倾情打造的新型文化产业项目,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园”。园区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中国单项面积最大的古玩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心,文博宫内设有28个主题馆,经营古玩珠宝、玉器、陶瓷、书画、家具、铜器、杂项及工艺品和艺术品等。

获得荣誉

参考来源:

街道简介.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7

区情概貌.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8

街道简介.龙岗政府在线.2025-08-03

《龙岗区志(下册) 》.广东省情网.2025-08-27

一支画笔绘出大产业.经济日报.2025-08-28

观千年 阅世界 中国深圳文博宫.微信.2025-08-28

关于新增机动车号段资源的公示.网上深圳交警.2025-08-28

公开指南.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8

深圳市龙岗区志下册.深圳史志网.2025-08-28

深圳市龙岗区志(1993-2003年)上.广东省情网.2025-08-27

画笔下的大布吉长啥样?请你来描绘,有奖哟~.南方+.2025-08-27

深圳宝安龙岗两区举行新设街道集中揭牌仪式.搜狐网.2025-08-27

布吉成立“快递小哥”党支部.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8

街道简介.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7

关于反馈2017年各街道生产总值数据的通知.龙岗政府在线.2025-07-28

布吉街道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布吉街道办事处.2025-08-28

深圳市龙岗区志上册.深圳史志网.2025-08-27

布吉街道召开党政校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沙龙布吉创域.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8

布吉街道开展2023年度家庭护老者能力提升与关爱计划培训.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8

深圳布吉街道商圈联合党委正式揭牌成立.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8

布吉街道这场交流会,“面对面”座谈,“心贴心”沟通.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8

下坝村.广东省人民政府.2025-08-27

街道社区概况.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7

领导成员.龙岗政府在线.2025-08-28

祠堂相依而建见证大芬世纪变迁.新浪网.2025-08-28

8000位“中国梵高”挤满大芬村,当“中国油画第一村”迎来二次转折.农林卫视官方号.2025-08-28

“近代林学先驱”凌道扬故居对外开放 位于龙岗布吉老街.深圳新闻网.2025-08-28

深圳:石芽岭公益市政公园 不姓“公”了.园林网.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