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Hugo Award at the 81st 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gress)是2023年雨果奖,被誉为“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于1953年设立,自1955年起,每年由世界科幻协会在世界科幻大会上颁发。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设置了包括“最佳长篇小说”在内的17大类雨果奖以及“北极星奖——最佳青少年图书”和“惊奇奖——最佳新人奖”,共计19类奖项。最终的获奖名单于2023年10月21日在成都举办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雨果奖颁奖典礼现场上正式揭晓。
背景介绍
雨果奖,世界科幻领域的最高奖,被誉为“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第81届雨果奖向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大门,官方宣布支持非英语作品,仅中文出版、无英译版的科幻作品也首次获得雨果奖提名资格。雨果奖是由世界科幻协会在每年的世界科幻大会期间所颁发的年度奖项。
奖项沿革
雨果奖(The Hugo Awards)设立于1953年,自1955年起,每年由世界科幻协会(The 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WSFS)在世界科幻大会(The 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Worldcon)上颁发,与星云奖同属科幻文学世界最高奖。1993年,为纪念“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而正式得此命名。
2015年8月23日,中国作家刘慈欣凭《三体》第一部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21年,雨果奖首设游戏奖项。
2023年1月1日,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场馆正在成型。提名自2023年2月28日正式启动,持续至2023年5月1日截止。提名截止后组委会确认整个雨果奖的提名名单,从6月开始进行会员投票。
2023年7月6日21时,第81届雨果奖入围名单正式揭晓。最终的获奖名单于2023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成都科学馆举行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正式揭晓。这是雨果奖首次在中国进行评选和颁奖
奖项设置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设置了包括“最佳长篇小说”在内的17大类雨果奖以及“北极星奖——最佳青少年图书”和“惊奇奖——最佳新人奖”,共计19类奖项。
奖杯设计
雨果奖奖杯的基础设计是一艘铬合金火箭飞船,由杰克·麦克奈特(Jack McKnight)与本·杰森(Ben Jason)创作。每届世界科幻大会都会为奖杯设计本届独特的底座,使得每届的雨果奖奖杯都与众不同。
入围名单
注:带*号的表明是该入围者的第二个有效入围年份
获奖名单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