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岑瑛
编辑:浩

岑瑛(1386年-1455年),字济夫,明代右江区思恩州(今广西平果)人,明朝广西土司

岑瑛出生于思恩州的土司世家,父亲是思恩州知州岑永昌,祖父是田州府(今百色市田阳县)知府岑坚。永乐十八年(1420年),岑瑛承袭兄长的职位做了思恩土知州。正统三年(1438年),以军功升为思恩土知府,文职正四品。后又多次立下军功,继续升迁为广西布政司参政、广西都指挥使,文职正二品,成为明代壮族土官的最高官职。景泰六年(1455年),岑瑛去世。

岑瑛去世后,明廷追封他为骠骑将军,并附祀王公祠。思恩故地先民纷纷立庙祭祀,并传承给后人依时祭拜,以报答其功劳。岑瑛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治法严谨。

人物生平

世袭土官

岑瑛出生于1386年,字济夫,明代右江区思恩州(今广西平果)人。岑瑛的祖父是田州府(今百色市田阳区知府岑坚,父亲为岑永昌。祖父岑坚、伯父岑永泰、父亲岑永昌,先后担任思恩州(治今平果市旧城镇)知州,其时思恩州隶属田州府。

岑瑛自小习武、读书。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任思恩土州知州的岑瑛的哥哥去世且没有后人,岑瑛以“官弟”的身份承袭了思恩土州知州职。

修城迁府

明朝永乐初年,思恩州只有800户居民。宣德二年(1427年),岑瑛派弟弟到朝廷进献马匹,朝廷又把上林溪峒的800多户人家划归给思恩州管辖。宣德五年(1430年),岑瑛就动工修建州城。《广西通志辑要》记载,这个州的治所(官府所在地)四周都是山,像城墙一样环绕着。岑瑛就利用山势当作城墙,用石头把山势缺口垒起来,整个城周长四里,开了四个城门。根据《平果县志》记载,石墙总长度有3公里,高的地方能到8米,矮的地方2到3米,厚度2到3米。城墙上开了好几处小城门和很多小孔,险要的地方还设置了炮台。东南山口那里的城墙原来长约400米,高6到8米,厚3到4米。八峰山的各个山峰之间用石头垒补缺口,修成山寨,是官方的驻地。岑瑛修建的城,里面还有内城,形成了双层防御体系。城里有小河穿过,既能灌溉又能饮用;还有几百亩水田和畲地,能生产粮食蔬菜,这些都为据守城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正统四年(1439年),朝廷把思恩州升为思恩府,不再归田州府管了,还把宜山县的八仙各峒以及那里的660户人家划给了思恩府。正统六年(1441年),岑瑛觉得原来的府城地方偏僻又狭窄,而乔利堡正处在贼寇经常出没的地方,而且那里已经有城墙和官府办公的房子,就上奏请求把府城迁到乔利堡。朝廷同意了,还把思恩府改称为思恩军民府。乔利的府城是岑瑛在正统七年(1442年),在原来乔利堡的旧址上修建的。这座府城的位置在现在马山县乔利乡乔利街西南1公里处的那旧屯山包上。根据党丁文编的《广西历代名人名胜录》记载:城墙是用卵石垒起来的,周长大约1000米,墙底宽5米,高4米,有东、西两个城门,都是大拱形的,特别雄伟。

减税降赋

岑瑛统治思恩期间,曾多次上表朝廷免除思恩地方的农业税。岑瑛当上知州以后便加紧训练狼兵(亦名土兵,即壮族土司为维护自身统治而组建的地方武装)。他治军有方,俍兵装备精良,多达五千人。岑瑛靠这支俍兵,冲锋陷阵,成功地协助明朝政府消灭了各种反对势力,岑瑛身先士卒,本人“年且八十,尚在军中”。俍兵大部分由年轻力壮的男子组成,他们靠租种土官的田地为生。因思恩府的俍兵常年在外征战,没精力耕种家中田地,每年应交的赋税成了他们的负担。

岑瑛从小就跟着父亲四处征战,了解百姓们辛苦劳作,征税却难以上缴。他继承思恩州知州一职后,多次奏请朝廷减征税粮田赋,由于与知府岑绍交恶,百姓的赋税问题是他的难题。当时周边有一小拨流寇动乱,岑瑛前去平乱,担心后方不稳,于是留下部分狼兵保卫城镇。他率领俍兵冲锋陷阵,仅用了小部分的兵马就平定了叛乱。回到城府后,岑瑛综合考虑了当时思恩州的军力、财力和人力情况,决定将当时的俍兵分为三班,每班轮班操练、保卫城府和回家耕地,此举既不耽误军事训练,又能减少军饷开支,还有利于农业生产。但不久,周边土司赵姓自封为王,起兵作乱,与明朝抗衡。岑瑛奉令全军外出征战,只能看着刚有起色的耕地面临荒废。

由于岑瑛善于领兵,俍兵便尤为强悍,常常取得战斗的胜利。岑瑛并非一昧的主张动武,他采取软硬兼施、征抚并用的方法,安抚被胁迫的官民,赦免其叛逆之罪,挫败了赵氏的反叛,解除了朝廷的忧患。明皇帝非常高兴,1439年将思恩升州为府,岑瑛以狼兵外出征战无暇耕种家中田地为由,取得了农业税减征令,减轻了思恩府治下百姓的赋税负担,深得百姓拥护。因此,苏宗经在《广西通志辑要》中评价岑瑛“爱民辑士”。

设立府学

明代的土司大多“以征战为务,不知尚学”,而且很多土官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多采用愚民政策,不愿意让自己治所的百姓受教育,剥夺了少数民族百姓读书应考的机会(直到清代,这种状况仍然改变不多)。因此,明代土官统治区的学堂数量少之又少。岑瑛则不然,他不但善于治兵,而且关心人才培养。思恩军民府迁后,岑瑛打破土府不设儒学的惯例,通过钦差御史广西布政使,按察使代奏办学,得到批准。正统十二年(1447),思恩军民府府学创办,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司办学之始。思恩府学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办学八十余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人才。思恩的第一位举人陆颖便在景泰四年(1453)癸酉科考试中脱颖而出,明代人汤琛在《思恩府儒学科举题名碑》中说:“思恩以文辞举者,自陆生始。前乎此者,未之闻也。”继陆颖之后,思恩士子不断进入科场。明代,广西共出文举人5098人,其中思恩府出163人,虽远不及桂林市等府,却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名列前茅。岑瑛不仅创建府学,鼓励士人参加科举考试,还修建孔子庙,制造祭祀乐器,积极引进中原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的沟通和联系。因此时人赞赏岑瑛“崇儒重道,建学立师,增广生徒,故群才辈出,咸誉髦焉”。

治法严谨

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朱祁钰谕令岑瑛率狼兵到省城桂林操练,听从征调。考虑到将长期在外,岑瑛将知府日间事务委任给长子岑镔。岑镔却趁着父亲不在家胡作非为。交结无赖,欺男霸女,滥杀无辜,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不少人受其欺压,甚至已经萌生了迁徙的念头,无奈之下只好选出一名老者作为代表远赴桂林市向岑瑛举报。当老人赶到帐下,岑瑛还是不敢相信这个消息,但看到百姓的联名血印后,岑瑛立即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兵举报逆子的罪状,并要求请假回府处置岑镔。

岑镔听说父亲已知晓情况并率师回府,惧怕万分,自杀而亡。岑瑛治法严谨,不徇私情,在他的治理下思恩府百姓安居乐业,周边的少数民族将领和群众“亲其善,慕其德”,特地前来投效。随着统辖范围的扩大,思恩府逐渐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于一身,成为了广西在明朝唯一的军民府。

景泰六年(1455年),岑瑛去世。岑瑛去世后,明廷追封他为骠骑将军,并附祀王公祠。思恩故地先民纷纷立庙祭祀,并传承给后人依时祭拜,以报答其功劳。

家庭关系

史籍记载

《明史》卷三百十八列传第二百六

永乐中,向武知州黄世铁侵夺镇安高寨等地,朝廷遣兵讨平之,以其地属镇安。成化八年,知府岑永寿侄宗绍纠集土兵,攻破府治,杀伤嫡母,流劫乡村,有司抚谕不服,都指挥岑瑛擒斩之。嘉靖十四年,田州卢苏作乱,纠归顺州土官岑瓛攻毁镇安府,目兵遇害者以万计。按臣曾守约以闻,帝命守臣治之。时苏倡乱,田州无主,镇安府土官男岑真宝以兵纳岑邦佐于田州。归顺州岑瓛,苏婿也,及向武州黄仲金皆与真宝隙,乘真宝入田州,苏遣瓛及仲金袭破镇安。真宝闻乱,走还。苏会目兵追围之武陵寨,瓛等遂发真宝父母墓,焚其骸,分兵占据诸洞寨。真宝诉之军门,督谕瓛等不退。久之乃解,官军归真宝,于是瓛与真宝互相讦。巡按御史言,土蛮自相仇,非有所侵犯,从末减。于是苏、瓛、仲金各降罚有差,真宝亦革冠带,许立功自赎。二十二年以瑶、僮作乱,防御需人,免真宝诸土官来朝。镇安所属有上映洞、湖润寨。巡检皆土人,世官。田州,古百粤地。汉属交阯郡。唐隶邕州都督府。宋始置田州,属邕州横山寨。元改置田州路军民总管府。明兴,改田州府,省来安府入焉。后改田州,领县一,曰上林。  洪武元年,大兵下广西,右江田州府土官岑伯颜遣使赍印诣平章杨璟降。二年,伯颜遣使奉表贡马及方物,诏以伯颜为田州知府,世袭,自是朝贡如制。六年,田州溪峒蛮贼窃发,伯颜讨平之。伯颜请振安州、顺龙州、侯州、阳县、罗博州、龙威寨人民,诏有司各给牛米,仍蠲其税二年。十六年,伯颜死,子坚袭。十七年,都指挥使耿良奏:“田州知府岑坚、泗州知州岑善忠率其土兵,讨捕瑶寇,多树功绩。臣欲令选取壮丁各五千人,立二卫,以善忠之子振,坚之子永通为千户,统众守御,且耕且战,此古人以蛮攻蛮之术也。”诏行其言。二十年,坚遣子思恩知州永昌朝贡,如例给赐。

永乐元年,坚死,子永通袭。永通,上隆州知州也,州以琼代,而己袭父职。正统八年,赐知府岑绍诰命,并封赠其父母妻。天顺元年,田州头目吕赵伪称敌国大将军,张旗帜,鸣钲鼓,率众劫掠南丹州,又据向武州。武进伯朱瑛以闻,兵部请命瑛及土官岑瑛剿捕。三年,巡抚叶盛奏:“田州叛目吕赵势愈獗,杀知府岑鉴,占据地方,伪称太平王,图谋岑氏宗族,冒袭知府职事。”帝命总兵速讨。四年,巡按御史吴祯奏:“奉敕剿捕反贼吕赵,选调官军土兵,攻破功饶、婪凤二关,直捣府城。吕赵携妻子,挟知州岑铎等宵遁。官军追至云南富州,夺回铎等及其子若婿。斩首四十九级,贼众悉降。赵以数骑走镇安府,追及之,斩赵及其子四人,从贼十八人,获其妻孥及伪太平王木印、无敌将军铜印,并凤旗盔甲等物。复委知府岑镛仍掌府事,抚安人民。”田州平,帝遣使赍敕奖谕祯等,并敕镛谨守法度,保全宗族。

人物评价

岑瑛在桂西土司史上声名显赫,作为田州府土官岑伯颜的孙子,于明永乐年间承袭思恩州土官位。其人有谋略,善筹划,在国家与地方之间游刃有余,调解土司间的矛盾,随征听调,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明王朝器重。(《文化透镜历史人类学视域下桂西土司社会研究》评)

岑瑛是明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杰出的土官之一,个人官阶从土知州升到都指挥使。辖地思恩府,在他管理下,短短几年内,一步步升为军民府,并逐渐取代田州,成为右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论他升官,还是领地的升级的速度,在明代广西土司之中都是少有的。岑瑛在思恩地区颇有建树。教育方面,他是广西土司地区的领军人物,他提倡创立府学,使土官及其族人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壮族首领的文化素养。军事方面,他操练土兵,使土兵战斗力大大增强,其所领军队,所向披靡,令敌人十分忌惮。在刑罚方面,岑瑛严刑峻法,不徇私枉法。在农业税方面,岑瑛上报朝廷使思恩免除田赋,减轻思恩百姓负担,为当地的民众谋福。(《明代广西思恩岑瑛研究》评)

忠义贤能,乐善济贫,民感其德,至今老幼称说,犹有赞叹唏嘘者。(《古今图书集成》评)

人物纪念

岑瑛死后,原思恩故地先民纷纷立庙祭祀,并传承给后人要依时祭拜,以报答其功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二,七月十三、十四或十五,旧城百姓会到岑瑛庙祭拜岑瑛,祭拜流程一般为:清扫庙宇、供奉祭品、焚香、祈祷、烧纸制品、放炮敲钟。

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城东22公里的罗波镇,罗波潭及廖江环绕的半岛上的罗波庙,是壮族龙母文化庙。其旧壮语称“庙佬仆”,汉译即高祖母庙,晚清本乡文人韦丰华根据壮语音写成“罗波庙”并刻石镶嵌于庙门上方。罗波庙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修,1999年再次修缮后被列为武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庙中格局基本与清光绪年间一致,后殿正中供奉主神像为岑瑛。尽管罗波庙主要是龙母崇拜的祭祀之地,但岑瑛能在此被奉为神明,源于他在当时广西军政事务中顺民意、得民心。他以80岁高龄官至正二品大员,为维护国家统一、化解民族矛盾、减轻地方田赋鞠躬尽瘁,这种功绩和精神历经600多年仍被民众铭记,从“人”转化为“神”,受后人敬仰。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岑瑛:忠义贤能土臣之杰.南宁纪检监察网.2024-03-23

明代广西都指挥使岑瑛遗事(上).南宁日报.2025-07-11

八桂古代清官廉吏 | 岑瑛:守土之臣 忠义贤能.广西纪检监察网.2024-06-02

岑瑛:忠义贤能土臣之杰.南宁纪检监察网.2024-06-01

广西岑氏土司:一个家族的传奇.广西政协报.2024-06-02

明代广西都指挥使岑瑛遗事.南宁日报.2024-06-01

八桂古代清官廉吏 | 岑瑛:守土之臣 忠义贤能.百色纪检监察网.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