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六年(586),析馆陶县、清渊县各一部分置冠氏县,以春秋时为东晋冠氏邑得名,治所在今山东冠县冠城镇,属毛州。明洪武三年(1370)降冠州为冠县,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区。
简介
隋开皇六年(586),析馆陶县、清渊县各一部分置冠氏县,以春秋时为晋国冠氏邑得名,治所在今山东冠县冠城镇,属毛州。
唐武德五年(622),复置毛州,冠氏县属之。
唐贞观元年(627),属河北道魏州。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时期属魏州;后晋时属广晋府;后汉、后周时属大名府。
隋开皇六年(586),析馆陶县、清渊县各一部分置冠氏县,以春秋时为东晋冠氏邑得名,治所在今山东冠县冠城镇,属毛州。明洪武三年(1370)降冠州为冠县,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区。
隋开皇六年(586),析馆陶县、清渊县各一部分置冠氏县,以春秋时为晋国冠氏邑得名,治所在今山东冠县冠城镇,属毛州。
唐武德五年(622),复置毛州,冠氏县属之。
唐贞观元年(627),属河北道魏州。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时期属魏州;后晋时属广晋府;后汉、后周时属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