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冯家峪镇
编辑:浩

冯家峪镇是中国北京市密云区下辖镇,位于密云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46'28"~116°57'40",北纬40°33'47"~40°47'59"之间,北毗邻河北省滦平县,东与不老屯镇交界,南临密云水库,西与怀柔区和石城镇接壤,距密云城区41公里,镇域总面积214.25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冯家峪镇冯家峪村。截至2024年12月,冯家峪镇有8865口人。

冯家峪镇地处燕山,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为沟谷地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953年,设冯家峪乡。1958年,改为胜利公社。1983年,复置冯家峪乡。1993年,乡改镇。

冯家峪镇经济以特色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建有中国较大的崖壁蜂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大豆,主要果品有板栗、苹果、杏、梨等。201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31亿元。

冯家峪镇域内历史遗迹众多。境内长城设有关寨7处,骠骑堡5座,空心敌楼33座,烽火台12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元代的番字石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明代的白马关城堡、上峪城堡遗址、司营子关帝庙3处。境内主要景点有鹿鸣山居、独秀峰等。

名称由来

冯家峪镇以镇人民政府驻地冯家峪村命名。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冯家峪镇属密云区第三区。1945年8月,属丰滦密联合县辖区。1947年2月,划入乙化县第三区。1949年8月,并入密云县第二区。1950年8月,改属第四区。1953年3月,区下建冯家峪、下营、西口外、朱家裕4个乡。1956年8月,调为冯家峪、下营、西口外3个乡。1958年3月,合并为下营、冯家峪2个乡。1958年9月,建胜利(后改称冯家峪)人民公社。1960年5月,全丰人民公社并入。1961年6月,区划变动,新建西庄子公社,下营公社,同时设立冯家峪工委。1966年2月,撤销下营、西庄子2个公社,同年10月撤销冯家峪工委。1983年改公社建乡。1993年11月,撤销冯家峪乡,设立冯家峪镇。2002年7月,撤销番字牌乡,并入冯家峪镇。2011年末,辖冯家峪1个居民委员会,保峪岭、西庄子、石洞子、冯家峪、西口外、西白莲峪、三岔口、朱家峪、下营、白马关、番字牌、石湖根、南台子、北栅子、黄粱根、西苍峪、司营子、前火岭1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个居民小组、77个村民小组。

地理特征

位置境域

冯家峪镇位于中国北京市密云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46'28"~116°57'40",北纬40°33'47"~40°47'59"之间,北毗邻河北省滦平县,东与不老屯镇交界,南临密云水库,西与怀柔区石城镇接壤,距密云城区41公里,镇域总面积214.25平方公里。

气候

冯家峪镇所处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7-9°C,气温低于北京城区6°C左右,无霜期约170天,年平均降雨量600-700毫米。

地形地貌

冯家峪镇地处燕山,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为沟谷地貌。境内最高峰大洼尖位于石湖根村,海拔1286米,最低点位于保玉岭村,海拔155米。

水文

白马关河从冯家峪镇镇域北部入境,纵贯全镇,南流注入密云水库,河段长20公里。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冯家峪镇山场面积27万亩,社会耕地面积10507亩。

林木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冯家峪镇林木绿化率达93.44%。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末,冯家峪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矿金矿、煤矿等。其中铁矿石储量7400万吨,已经开发的有位于冯家峪村的铁矿,矿区面积2.2平方千米,年产量150万吨。

自然灾害

冯家峪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风灾、泥石流等。2025年7月26日的暴雨过后,冯家峪镇冯家峪村的道路满是泥泞,部分村舍损毁严重,断路、断水、断电、断通讯。8月4日,北京市密云区再发暴雨红色预警,中午12时起,密云区冯家峪镇冯家峪村干部、村民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提前转移涉险村民。冯家峪村是该次暴雨中密云区受灾最严重的村子之一,几天前主干道刚刚通路。

人口

人口数量

2011年末,冯家峪镇辖区总人口995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73人,城镇化率10.8%。另有流动人口658人。总人口中,男性5112人,占51.4%;女性4841人,占48.6%;14岁以下1012人,占10.2%;15~64岁7705人,占77.4%;65岁以上1236人,占12.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9124人,占97.7%。2011年,人口出生率7‰。

截至2024年12月,冯家峪镇有8865口人,其中:农户7687人、非农户1178人。

方言

密云方言属于北京方言的一部分。密云方言内部差异有两个:一是各镇之间调值不完全相同,大至以“三河市”划分,潮河川在密云城至古北口一带,是清代御路,交通繁忙,人口流动较大,声韵、声调和北京几乎一样;清水河一带为密云区城东,接近兴隆、平谷区,声韵和声调有所不同。东邵渠镇即接近平谷、顺义区,所以该地区语言较为复杂。白河川大多为原住民,又是山区,方言受外来人口影响较小,还保存了较早、较系统、较独特的语言。二是儿话音,密云大部分词语后面都带有儿话音。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2月,冯家峪镇下辖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冯家峪镇冯家峪村

政治

截至2025年1月,冯家峪镇党委书记是穆静,镇长是来健。

经济

综述

冯家峪镇经济以特色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建有中国较大的崖壁蜂场。主要农作物玉米、谷子、大豆,主要果品有板栗、苹果、杏、梨等。201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31亿元,财政收入3307.4万元,人均纯收入2.5万元,旅游收入731万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冯家峪镇生产粮食274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20亩,产量41.4吨,全部为花生;蔬菜产量3012吨,主要品种有结球白菜青萝卜,其中大白菜1472吨,萝卜291吨。畜牧业以猪、羊饲养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9500头,年末存栏6500头;羊饲养量1800只,年末存栏1800只;牛饲养量67头,年末存栏114头。2011年,生产肉类107.3吨,其中猪肉71.6吨,牛肉8.8吨,羊肉26.9吨;禽蛋900吨。畜牧业总产值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1%。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2.2万亩,其中防护林1.5万亩,经济林0.7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0万株,林木覆盖率84.6%,活立木蓄积量20.3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193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210吨,梨400吨,桃40吨,葡萄120吨,鲜杏260吨,山里红870吨,枣30吨。渔业以鲤鱼、草鱼养殖为主。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18.4公顷,产量62吨;渔业总产值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7%。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人12337元。

截至2024年12月,冯家峪镇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大豆;主要果品有板栗、苹果、杏、梨等。积极发展以玉米籽种、有机板栗、蜜蜂属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

第二产业

2011年,冯家峪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比上年增长8.2%。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职工676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3家,职工20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169万元,比上年增长5.5%。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冯家峪镇商业网点96个,职工144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

截至2025年1月,冯家峪镇发展低碳休闲旅游产业,重点打造了白马关河沿线的八大景观(即上峪古城堡、寿仙岛、独秀峰、白马关古城堡、白马天涯公园、将军石、番字石刻、金鱼泉),建成了“鹿鸣山居”和“亿客隆”两家高端休闲会所,带动了民俗旅游的发展。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冯家峪镇小学1所,在校生176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冯家峪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公立卫生机构床位9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固定资产总值308.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7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人、执业(助理)医师0.4人、注册护士0.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71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34/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8445万人,参保率99.4%;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媒体

1999年,冯家峪镇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300户。2011年末,邮政网点1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100门,固定电话用户2500户;移动电话用户6700户,比上年增加75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5.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90千米,主干电缆达530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5个,宽带接入用户290户。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冯家峪镇有剧院1座,座位336个,年演出50场次,观众达7500人次;电影放映单位1个,电影院18座,座位2160个,年放映846场次,观众达5.9万人次;文化馆1个,建筑面积1212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75平方米,藏书6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4人。

体育

2011年末,冯家峪镇有体育场地34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人。1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

社会保障

2011年,冯家峪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户,人数3人,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63%,月人均260元,比上年增长63%;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4人次,共支出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5户,人数379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3人,支出33.3万元,比上年减少5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9人,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农村医疗救助59人次,共支出9.6万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临时救济92人次,支出3.7万元,比上年减少8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6%。社会福利费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6.2%;社会服务单位7个,床位65张,其中收养机构床位60张。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8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30张。新增就业人员26人,有2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人。

交通运输

2011年,冯家峪镇客运总量11万人次,货运总量102万吨。西火路穿境而过,国道兴阳线(G234)过镇域南部。

人文

冯家峪镇域内历史遗迹众多。县志记载,明朝嘉靖三十年至隆庆年间在此地修筑长城时建冯家峪堡,属石塘岭关管辖。白马关地势险要是长城重要关隘之一。境内长城设有关寨7处,骠骑堡5座,空心敌楼33座,烽火台12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元代的番字石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明代的白马关城堡、上峪城堡遗址、司营子关帝庙3处。普查在册文物有汉代将杆台村落遗址、明代的下营城堡遗址、石佛城堡遗址等39处。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孟思郎峪惨案纪念碑。

番字石刻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镇域内,在番字牌村公路北侧的一座长30米、高5米的小孤山向阳石面上,刻有33组文字,当地居民称之为“番字”。远看每组字好像一块石质匾额,又称其为“番字牌”。字刻有大有小,字大的有40多厘米,小的也有10厘米。这些字排列整齐,行距分明,虽然已年深日久,但字迹仍异常清晰。经专家辨认和鉴定,番字石刻形成于元代,书写的是梵语、藏文、蒙文三种不同的文字,其大意是为人类祈福、祈祷平安。在这个北京市二级文物古迹的周围,群山环绕、岩壁陡峭,附近山上的峰火台。2006年,番字牌村兴建了番字石刻旅游接待站,一次性可接待旅客35人。

风景名胜

独秀峰

独秀峰景区位于冯家峪村北两公里的白马关河畔,占地3000亩,游览路线全长约15公里,植被茂盛。景区内常年温度比北京市区低5—6℃,且道路平缓,是中老年人旅游,避暑消夏的理想胜地。独秀峰是景区的主要景观,峰高近百米,此峰三面环水,四壁陡峭。峰脚下,在联拱闸的拦蓄下,形成了一个近20亩的“湖泊”,四周绿树成荫。

鹿鸣山居

鹿鸣山居坐落在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密云区冯家峪镇西白莲峪村。这里位于密云水库上游,距北京市区120多公里,林木覆盖率高达89.1%以上,是密云区林木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更是密云区阴离子含量较高的地区之一。鹿鸣山居是由美国设计师团队设计、历时8年打造中西混搭的高端园林风格休闲养生山庄。山庄秉承中式建筑中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设计理念,把自然山水环境和现有建筑有机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屋内的所有家具是原木设计而成,而这些原木都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深山珍贵稀有的名木。山庄依托周边的近万亩的原始山地资源,向客人提供户外拓展、登山、露营、爬长城、山地车越野等户外项目。

获得荣誉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鹿鸣山居.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独秀峰.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冯家峪镇.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京果飘香丨京郊“酒乡之路”葡萄熟了,市民驱车百里来尝鲜.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首都绿化委员办公室.2025-08-09

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镇北栅子村、石洞子村、西白莲峪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中标公告.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2025-08-09

刚通路的密云冯家峪再遇暴雨红警,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转移涉险户.今日头条.2025-08-09

关于开展密云区冯家峪镇冯家峪村、下营村等16个村庄房地一体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地籍总调查的通告.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冯家峪镇六护巡查记录.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守好岁末年初“安全关”——冯家峪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镇街地区(经济功能区).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番字石刻.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2025-08-09

关于命名第七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的决定.生态环境部.2025-04-07

北京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公布!8个乡镇167个村获表彰.北京日报.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