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英文名:Space Star Technology Co.,Ltd.;别名:航天五院503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的主要单位,是中国卫星(股票代码600118)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坐落于中关村地区,现任董事长、公司法人为常明。

2000年12月20日,公司创建于西安市,原名西安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对西安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增资重组,重组后名称变更为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航天五院。2008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航天五院及其他股东持有的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卫星的全资子公司。2008年6月、7月中国卫星分别以货币资金7000万元、3822万元增资,两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4522万元。2008年7月7日,公司名称变更为“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性质变更为有限公司。2018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对航天恒星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为121166.03万元。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航天天绘、航天中为、航天鄱湖云等多家子公司,员工24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人员达50%以上。先后有四位院士在此工作,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军委科技委专家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20余名,研究生指导教师30余名。公司拥有的1113项专利,及62个行政许可,并获得国家级和部级科研成果60余项,公司还曾荣获“中国自主创新科技企业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重点培育企业等荣誉称号,是国资委确定的中央企业岗位分红权激励试点单位。

历史沿革

成立初期

2000年12月20日,公司创建于西安市,原名西安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重组与更名

2004年,经国资委批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对西安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增资重组,重组后公司注册资本增为13700万元,注册地迁至北京,名称变更为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航天五院。

成为子公司

2008年,中国卫星收购了航天五院及其他股东持有的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卫星的全资子公司。2008年6月、7月中国卫星分别以货币资金7000万元、3822万元增资,两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4522万元。2008年7月7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性质变更为有限公司。

增资发展

2009年6月15日,中国卫星再次以货币资金增资12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5722万元。2010年2月,中国卫星以货币资金增资29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8622万元。2010年9月,中国卫星以货币资金增资20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30622万元。

2012年6月,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分别以货币资金8335万元、1388.01万元对航天恒星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41675万元。2014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等对公司进行增资。

2016年,针对民航安全,中国提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航空器追踪监视体系,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跟随民航总局总体方案,提出适用中国的适航符合性方法,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适用民航的北斗追踪定位设备,成为国内首家以无偏离状态通过北斗适航审定的单位,完成空客飞机北斗设备全球首飞。

2017年3月,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对航天恒星公司进行增资。同年,中国颁布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跟从方案,成立国家公园专班团队,研究探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监测体系,打造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综合应用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助力三江源成为首批国家公园。

2018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对航天恒星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为121166.03万元。

公司架构

主要人员

股权架构

分支机构

主营业务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航天天绘、航天中为、航天鄱阳湖云等多家全资子公司,经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卫星综合应用系统总体为核心,以空间应用、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数据链、云计算及信息安全、无人机系统集成、数据运营服务八大领域为支撑的完整业务架构。为国防、行业、区域提供基于天基资源的综合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

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卫星下属军工企业,注册资金2.33亿元,占地102亩。公司通过了GB/T 19001-2008质量、GJB9001B-2009武器装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证书。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智能工程及产品检测等。

公司在卫星导航领域拥有全型谱北斗二号RDSS及RNSS用户机,是我国北斗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公司响应航天技术产业化的号召,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北斗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在国防建设和北斗推广应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产品已经广泛服务于部队、消防、使用、水利、应急、电信、物流等领域。

公司在卫星通信业务领域,专业从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技术实力雄厚,自主研发的各频段动中通、静中通、便携站、固定站等卫星通信天线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公安、消防、人防、移动、石油及政府、军方获得广泛应用,并批量装备军队。同时,产品还出口欧美、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地。 在应急通信系统集成应用方面参与了多个行业通信网络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可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从设计、建设到运维的多业务综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在图像传输业务领域,拥有军用、民用车(舰)载、单兵、机载多型谱数字微波图像传输产品,能够再高速移动环境下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等的传输;具有灵敏度高、覆盖范围广、移动性好、抗干扰和抗衰落能力强等显著优点;是指挥、侦查、抢滩、抢险等应急通信的首选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公安、武警、消防、野战部队、油田、矿山、水利、电力等行业。

检测中心目前拥有高低温交变湿热箱,大型步入式高低温试验箱、超低温试验箱、两厢式温度冲击箱、带风源淋雨试验箱、振动冲击台等各种环境试验设备,拥有导航测试场、紧缩场、平面近场3个微波测试场,能够完成GJB所要求高低温、冲击振动、淋雨等方面试验,保障了公司产品质量,拥有专业的测试人员,通过了CNAS、DILAC认证,可在满足公司需要的同时承接外部试验。

科研技术

技术人员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有员工24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人员达50%以上。先后有四位院士在此工作,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军委科技委专家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20余名,研究生指导教师30余名。公司建立了从骨干人才到专家的人才培养机制,具有完善的员工培育体系,设有国家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定期选拔优秀人才赴海外留学深造,并为员工打造多元化的发展通道。公司还取得众多科技成果和荣誉,拥有的1113项专利,及62个行政许可,并获得国家级和部级科研成果60余项。

设备基地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拥有配套齐全、性能先进的科研生产设施,建有卫星应用各领域专业实验室、军品电子单机产品生产线和民用产品生产基地,设有装配调试和试验中心,实现了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分离,齐套的调试、测试、检测和试验设备确保了产品的单件验证和批量生产。具有研发、设计、生产、试验一套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具有配套齐全、性能先进的卫星应用科研生产基地,建有涵盖卫星通信、导航、遥感领域的天地一体化卫星全链路设计仿真与测试验证平台,电子单机产品生产中心与装调实验中心。

公司在海淀区中关村环保园建设7.4万平米配套齐全、性能先进的卫星应用科研生产基地,建有涵盖通、导、遥领域的天地一体化卫星全链路设计仿真与测试验证平台,电子单机产品生产中心与装调试验中心,具有完备的的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制生产能力。

企业文化

公司秉承“实干以固本、创新以致远、诚信以立世、融汇以共赢”为企业文化理念,持续以创建“国际一流卫星应用企业”为目标,以促进中国卫星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为己任,打造成为我国卫星应用技术和产业化推进的总体单位,区域和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单位。

公司荣誉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企查查.2025-08-15

公司介绍.公司介绍.2025-08-15

首页社会招聘校园招聘.首页社会招聘校园招聘.2025-08-1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static.sse.com.cn.2025-08-1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2025-08-20

航天恒星申请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网络的智能多路径链路调度方法专利,快速计算出多条最优路径.网易新闻.2025-08-20

中国航天人才网.航天人才.2025-08-15

航天科技五院航天恒星大力拓展卫星应用市场侧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5-08-15

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2025-08-20

CAIEC路演 | 航天恒星:国产机载宽带卫星通信系统.aeroinno.2025-08-20

公司介绍.公司介绍.2025-08-20

关于制造业单项冠军第六批遴选和第三批通过复核企业名单的公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5-08-15

最全名单,快来点赞!299名个人获2021年首都劳动奖章.北京日报.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