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编辑: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简称:XSLC)别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试验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0部队)、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年,总部位于四川省西昌市航天北路,发射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泽远乡,为中国的导弹与卫星发射基地之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目前对外开放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多用途、多射向卫星能力的综合性航天器发射场。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火箭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首次发射获得成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007年5月14日,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掀开了中非人民传统友谊新的一页。2000年10月31日到2003年5月25日,中心接连夺取“北斗一号”3颗卫星发射胜利。由此我国组成了完整的“北斗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和俄罗斯后,世界上第3个建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24年2月3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利星座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中国用时最短实现200次发射的发射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50年来共成功执行卫星发射任务130多次,先后成功地将100余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发射多项“第一”,使中国成为第5个能独立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发射能力达到15发以上。它获得首次承担整星整箭出口发射任务等多个第一,跃居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之列。2016年12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地理位置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又称为“西昌卫星城”,在中国目前的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善,既能发射采用低温的“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又能发射运载能力较大的捆绑火箭因此也为被喻为中国。拥有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76米高的发射塔架和300多米高的,立于峡谷的底端。这里是一个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的半封闭小,面积约2平方公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部位于航天北路,发射场位于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约60公里处,

西昌地区属亚热带气候,该地区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有干湿季节之分,气温在7至25之间。具备航空、铁路、公路运输条件。具有及火箭测试设施及发射设施。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台位于:北纬28.25度,东经102.02度,海拔1825米。

建设历程

曙光一号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载人航天领域研究。我国首个载人航天工程——“”飞船计划正式立项。中央于1969年底决定再建一个航天发射场。经过对9个省25个地区81个选点的艰苦考察,最终选定了东经102度、北纬28.2度的一个海拔高、纬度低、气候条件好的四川省西昌松林。1972年,国防科工委正式上报《7201工程总体方案》,将任务周期改为“1976年底做好发射的准备,1976年以后,视研制进度情况,再安排相应的建设工作。”后来,这个通信工程被定名为“331工程”,该工程的发射任务,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承担。

1970年1980年,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拔地而起。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发射场顺利升空。

卫星时代

1984年,搭载着“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低温火箭横空出世,航天人成功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火箭低温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1986年2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矗立起一枚新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载着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飞向太空。这一天,中国结束了租借外国通信卫星的历史,成功开启卫星通信时代,使电视、电话等现代文明设施,走进了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千家万户,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发射高轨卫星的实力。

对外开放

1986年,该中心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4月7日,我国首颗国际商业”在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法国之后,第3个打开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至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成为中国航天对外开放的标志“窗口”。

2007年5月14日,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

从“长征火箭+美国卫星”,到“长征火箭+欧洲卫星”,再到“长征火箭+”的不断跃升,形成商业发射、搭载服务、整星出口、“天地一体化”等多种国际航天商业服务模式。迄今为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为澳大利亚、白俄罗斯、玻利维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发射多颗卫星,为中国航天享誉世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服务大国外交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月计划

中国探月计划的起点,正是始于素有“”之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07年10月24日,中国探月工程的首颗卫星——启程奔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从此,陆续从中心西昌发射场启程,实现奔月、绕月、落月。

北斗卫星

2000年10月31日到2003年5月25日,中心接连夺取“北斗一号”3颗卫星发射胜利。由此我国组成了完整的“北斗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和俄罗斯后,世界上第3个建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自2010年开始,“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发射组网阶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平均每年发射5颗导航卫星为目标,进入密集发射期。同时,发射中心还需要同时承担其他气象、通信卫星、探月卫星的任务。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部署。

“中心是北斗母港,自2000年开始,44次北斗发射百分之百成功,共计有59颗北斗卫星从这里飞向太空。”据中心党委书记介绍,“特别是在近两年多的时间内,中心连续成功实施20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将3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新纪录,在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再次创造了中国速度。”

2024年9月19日9时1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

风云气象卫星

2020年,是事业50周年。2020年,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50周年。

该中心1984年第一次执行发射任务时,请了当地老乡上山帮忙观测天气;1997年第一次发射风云卫星时,也因为天气原因而被迫推迟。

而21年后,中心执行系列收官星H星发射任务时,中心气象系统不仅接受的气象信息增加了上百倍,还将数据处理时间缩短了30%,大大提高了对暴雨范围、强度等的预报精度。

中心既是风云系列的发射者,也是风云卫星事业的受益者,让科技工作者对发射任务的天气预报更加精准。

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

2024年2月2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0月10日21时5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遥感四十二号卫星

2024年4月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的遥感四十二号01星是八院应用卫星领域2024年发射的第2颗卫星。

2024年4月21日7时4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智慧天网一号01星

2024年5月9日9时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遥感四十三号卫星

2024年8月16日15时3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9月3日9时2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10月23日9时0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发射中心构成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五大系统组成。主要担负广播、通信、气象、定位导航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能担负多种型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

发射场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建有三号和二号两个发射塔架。

三号发射塔

三号发射塔建于1978年,固定塔架高77米,塔上有11层可作180度水平旋转的工作平台。火箭、从综合技术准备区转到发射场后,在这里完成起竖对接和垂直测试,并实施发射。2004年底,国际航天市场,商业、国内卫星发射任务越来越重,需要同时发射两颗卫星。这就意味着,要有2个发射架保证接踵而至的卫星。因此,2004年三号发射塔被拆除重建。

1984年4月18日,三号发射塔架首次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1日,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1990年4月7日,成功发射中国承揽的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2005年进行“升级”改造,三号发射塔架圆满完成了十六次卫星发射试验任务,成功率百分之一百,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功勋塔”。

二号发射塔

二号发射塔架建成于1990年,塔高97米,重4500吨,可发射8.8吨。主要用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试验任务,现发射商业卫星用。塔体由活动式勤务塔和固定式脐带塔组成。活动塔高97米,自重4640吨,可在两百米的水平轨道上自行移动。活动塔为全封闭式结构,可以全天候对火箭、卫星进行测试;固定塔高74米,自重1050吨,耸立在23米深的导流槽上。二号发射塔架可发射“长二捆”、“长三甲”、“长三乙”等多种大推力火箭,把两点五吨至五吨的大容量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发射塔之一。

火箭厂房

技术厂区,位于发射场区不远的山坳里。乳白色的建筑隐没于绿树深处,这里是卫星发射前进行装配、加注、测试及火箭水平测试的地方,也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厂房。如今技术厂区已对外开放,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特殊的内部结构,还可以观看一枚模拟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生产过程。

指挥控制中心

距离发射测试站6公里处,是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2004年,这个使用了21年,见证了30多次发射成功与失败经历的“大脑”,因为新指控中心的建立而“下岗”。和它同时“下岗”的,还有当年比较先进的汽车起重机直流调速技术、电缆传输等,取而代之的交流调速技术和光纤技术,将近距离监控变为远程监控。

新的指控中心位于距发射场区60多公里的城区,有4大变化:一是一流的投影技术;二是采用了全新的网络技术,新的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包括数据处理;三是安装了比较先进的指挥通讯设备;四是面积比原来扩大了2倍。

指控中心主要用于发施和发射口令及传播、反馈数据以及中央首长,外宾和国内各界代表人物就坐观看现场发射升空时的场景。

火箭发射记录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2021年11月2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99次发射。此外,中国在今年已进行了47次运载火箭发射,不仅创我国年度发射次数新高,而且有望继2018年、2019年之后再次居全球各国运载火箭年度发射次数第一。

“老一代”火箭

我国早期的“长征”火箭是从弹道导弹改进而来的,大约研制和发射了13种型号。目前仍在使用的长征二号子系列、三号子系列、四号子系列火箭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运载火箭,它们分别用于发射低轨、中高轨和极轨航天器。

“新一代”火箭

面对不断增长的空间资源开发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商业发射市场,我国在不断改进原有火箭的同时,按照“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大推力、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目标,从2015年起,开始陆续研制、发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五号B、六号、七号、七号A、八号、十一号等新一代大型、中型和小型运载火箭

“远征”上面级

在“远征”上面级家族中,远征一号上面级是基本型,主要针对中高轨的直接入轨任务,只有两次启动能力,被称为“太空摆渡车”。远征一号A上面级实现了多次启动、长时间在轨,可完成不同轨道的多星部署,被称为“升级版太空摆渡车”。远征二号上面级有两台发动机,运载能力更大,执行高轨多星的直接入轨任务,被称为“增强型太空摆渡车”。

快舟系列运载火箭

重要事件

嫦娥探月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

第一步——绕(即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第二步——落(发射着陆器在月球上软着陆,再释放月球车展开巡视探测);

第三步——回(发射探测器到月球表面采集月壤样品并带回地球)。

1991年,我国航天专家提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发射成功。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进入月球轨道。11月26日9时40分许,来自嫦娥一号的一段语音和《歌唱祖国》歌曲从月球轨道传回。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发布。

2007年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14日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月海着陆区”)。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了中国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表面,成为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四号月球车,即玉兔二号开启月球背面科研探测之旅。

2022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探月工程四期已正式启动工程研制,未来将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到月球背面采样,并正在论证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

北斗卫星

卫星导航星座主要分布在中高轨道。在我国现役火箭家族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包揽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由此,包含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在内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为北斗组网工程的“专属列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主场”。这里地质结构坚实,在地面发射、跟踪测量、通信布网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还具有较低的纬度、较适宜的温度等有利条件,是发射北斗卫星的优选之地。作为北斗导航卫星的“母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了全部北斗卫星发射任务,按计划完成了中国三代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射组网。

北斗卫星发射历史

1994年,我国启动北斗一号工程,展开试验探索。

2007年4月1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开启北斗二号首次任务;

2011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成功发射我国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综合发射试验水平稳步提升;

2022年12月15日、1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接连组织实施两次发射,两天两发创造了最短间隔时间发射的新纪录。这标志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密度航天发射能力再上新台阶。

2024年2月3日,随着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吉利星座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西昌发射场成功执行第200次发射任务。西昌发射场自1984年执行首次发射以来,仅用40年就完成了从0到200的突破,成为中国用时最短实现200次发射的发射场。

荣誉奖项

2008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官网列出的“世界十大航天基地”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列第六。

2020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属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以18发的高密度发射次数,继2018年、2019年后连续第3年位列中国航天发射榜首。

发射失败

1992年3月22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飞机公司制造的澳星B1时,因火箭一级发动机点火不正常,实施紧急自动关机,中止发射。12月21日,该火箭发射澳星B2,飞行约48秒后,整流罩及卫星组合体出现异常,发射失败。

1995年1月26日,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长二捆”)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的“亚太二号”卫星。火箭刚一升空,突然横空爆炸,星箭俱毁。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任务飞行,发射美国的708通信卫星。点火起飞约2秒,火箭飞行姿态出现异常,约22秒后火箭头部着地,随即在发射台附近发射剧烈爆炸。这是中国航天历史上最为惨重的一次损失。8月18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中星七号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2017年6月19日电19日0时1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三级工作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2020年4月9日19时4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PALAPA-N1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工作异常,根据测量数据监视判断,火箭三级及卫星残骸已坠落,卫星发射失利。故障排查及有关处理工作已全面展开。

社会活动

2021年2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西昌市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交流会,中心提议围绕首区大院周边环境整治对南安河、西河进行彻底改造,南接月亮湖公园、西就问天瀑布和鹊桥中继卫星、东连蓝花楹网红街,建设一个集航天科普、航天文化及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航天主题公园。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

景区简介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基地始建于1970年,于1982年建成交付使用。基地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三号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单位组成。西昌发射场的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北纬28.2度。主要担负广播、通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成立于2000年,同年10月,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被评为国家首批AAA级旅游景区。景区还曾被授予:四川省科普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凉山州最受欢迎十大旅游景区。2012年,被录入国家第二批红色文化经典旅游景区,是国家红色旅游文化重点建设景区之一。

其他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西昌发射场1982年交付使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6℃,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西昌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射场,用一些旅游APP就可以买到当天的参观票。

相关评价

近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属的两个发射场不断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用核心技术突破牵引发射能力升级。西昌发射场年发射能力达到15发以上,文昌航天发射场一期能力已经全面形成,拉开了二期和后续职能拓展和能力提升的序幕,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科技网 评)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China’s Second Data Relay Satellite Launched successfully 2011-07-12.官网.2023-11-25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2023-11-21

中国航天新纪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第200次发射任务.新华网.2023-11-21

中国的航天发射中心.国家航天局.2023-11-21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前世今生.科普时报.2023-11-22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筑梦九天中国心 遨游太空中国红.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1-21

中国航天新纪录!西昌发射场最短时间实现200次发射.今日头条.2024-02-03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学院.2023-11-21

全面解析“嫦娥三号”四大挑战 76米发射塔架曝光.人民网.2023-11-22

发射场.中国航天.2023-11-21

发射场.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11-21

解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军网.2024-01-11

祝贺!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光明网-今日头条.2024-09-19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腾讯网.2024-02-29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3星.北青网-今日头条.2024-10-11

祝贺!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二号01星.今日头条.2024-04-03

长二丁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二号01星,星箭均由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百家号.2024-04-03

祝贺!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二号02星.长江网.2024-04-21

我国成功发射智慧天网一号01星.央广网.2024-05-09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新华社-今日头条.2024-08-16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今日头条.2024-09-03

独家视频丨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三号03组卫星.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0-23

新闻背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两大发射塔架.中国新闻网.2023-11-22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重建发射塔为登月作准备.胶东在线.2023-11-22

2013年12月2日 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4-01-11

我国成功发射亚太6D卫星-新华网.新华网.2020-07-09

我国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2星_科技湃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0-11-13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卫星 - 封面新闻.封面新闻.2020-12-06

天链一号05星发射成功,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圆满收官_澎湃防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1-07-07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10组卫星.界面新闻.2021-07-19

祝贺!我国成功发射中星2E卫星.今日头条.2021-08-06

长三乙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七号|界面新闻 · 快讯.界面.2021-08-25

中国成功发射中星9B卫星.中国新闻网.2021-09-09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一号卫星.环球网.2021-10-24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卫星A星、B星、C星.界面新闻.2021-11-06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D”卫星--经济·科技--人民网.人民网.2021-11-27

长征火箭第401次发射成功!.中国青年网.2021-12-14

关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塔架“破百”①|100次!大凉山山谷中矗立的传奇.人民日报.2021-12-30

2022年“开门红”!西昌发射场成功发射1箭7星.环球网-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03-05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6D卫星.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04-15

一箭九星!我国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1组卫星.今日头条-海报新闻.2022-06-02

一箭三星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2组卫星.中新网.2022-06-23

我国信息“天路”,从覆盖率18%到实现全球覆盖.今日头条.2022-07-13

纪录刷新!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创下连续成功新纪录.今日头条·环球网.2022-08-20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5组卫星.界面新闻.2022-09-06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新华网.2022-09-26

中星19号卫星成功发射 可为跨太平洋重要航线提供通信服务.中国新闻网.2022-11-06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今日头条-环球网.2022-11-27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_澎湃防务.澎湃新闻.2022-12-15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一号卫星.界面新闻.2022-12-16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号02星.央视新闻.2024-01-11

“金牌老将”长二丙成功发射亚太6E卫星.今日头条.2023-01-13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26号卫星.今日头条-光明网.2023-02-23

高分十三号02星发射成功.界面新闻.2023-03-17

中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中国新闻网.2023-05-17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今日头条 - 北青网.2023-07-27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探测四号01星.中新网.2023-08-13

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和德三号A~E星.今日头条-光明网.2023-08-14

一箭三星!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今日头条.2023-09-01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1-21

独家视频丨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七颗、五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央视新闻.2024-01-11

中国成功发射“爱因斯坦探针”空间科学卫星.中国网.2024-01-10

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中法天文卫星.今日头条.2024-06-22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2-03

转发祝贺!#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发射成功#.央视新闻-新浪微博.2025-01-07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央视新闻.2025-01-24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0R卫星.央视新闻-新浪微博.2025-02-22

一觉醒来中国航天又有成功发射了.人民日报-新浪微博.2025-03-10

天链二号04星发射成功.央视新闻-新浪微博.2025-03-27

天链二号05星成功发射.界面新闻-百家号.2025-04-28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5-13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新华社-抖音短视频.2025-05-29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腾讯网.2025-06-21

一箭四星!快舟一号甲成功发射天启星座29~32星.湖北日报-今日头条.2024-12-04

我国成功发射天启星座29~32星.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2-04

‍‍我国成功发射海哨一号卫星.人民日报-今日头条.2024-12-04

人类月球日:带你回顾中国探月历程.网易.2023-11-22

星耀太空,“北斗母港”建功勋.中国军网.2023-11-21

中国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将接入导航.news.163.com.2018-11-27

一箭双星 我国再次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news.sina.com.cn.2018-11-27

我国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人民网.2018-11-02

双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网易.2018-11-19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网易.2018-12-25

"中星2D"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2019年实现开门红.网易.2019-01-11

中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央视网.2019-05-20

亚太6D卫星发射成功.新京报网.2020-07-09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_.新浪新闻.2021-02-05

世界十大航天基地.国家航天局.2024-01-11

三连冠!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航天发射榜首.新华网.2024-01-11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廷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网站.2024-01-11

中国航天商业发射为什么搞不起来.中国数字科技馆.2024-01-11

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异常 未进预定轨道.凤凰网.2023-11-21

火箭三级工作异常 我国长征三号乙发射印尼卫星失利.中华网新闻.2020-06-01

航天新征程 | 千年古城西昌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鲁网.2023-11-21

景区简介.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2023-11-21

如何去看火箭发射?“追星”指南来了!.澎湃新闻.2023-11-21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转运发射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奋战一线.中国科技网.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