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医院,是指高等学校附设的担负医科教学、科学研究任务的医院。设于医科院校的附属医院,承担学校临床教学重要任务,一方面培养医学生,一方面产出科研成果。
附属医院大致分为两种: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前者隶属于医学院校,主要决策权均在“母体”高校;后者则与高校仅是合作关系,上级主管部门仍是地方卫健委。
发展历史
在中国,附属医院发展历史很有时代性。上世纪末,中国高校体制改革,部分原来隶属卫生部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医科院校,连同其附属医院并入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由此形成当前“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格局。
国内现状
截至2024年8月,中国有800张以上病床的医院中,半数以上是大学附属医院,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立在大学附属医院,有80%以上科研成果来自大学附属医院。
意义作用
大学附属医院是医学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而临床医学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多年来,大学与附属医院合在一起,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截至2024年8月,中国有529万医学学生,其中临床、口腔、中医、护理等专业学生有60%以上时间在大学附属医院度过,医院几乎承担了全部临床教学任务。
著名附属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曾经“学院派”而今“泡沫多”,国内附属医院“越挂越多”症结在哪里.医院管理论坛报.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