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孙妙茜
编辑:浩

孙妙茜(1863年3月14日-1955年1月16日),孙中山的二姐。

孙妙茜15岁时,母亲杨氏按旧例给她缠足。成年后,孙妙茜嫁给了杨紫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孙妙茜常常帮助抗日游击队员躲过日寇的搜寻。1928年后,由于丈夫早逝,孙妙茜便由崖口回翠亨村居住。民国年间,各地党政名流及游客到访孙中山故居,多由孙妙茜接待。1931年,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王斧及梁宿明参观孙中山故居,他们采访了孙妙茜关于孙中山的家世等情况,撰写了《总理故乡史料征集记》,发表在1931年《建国月刊》第五卷第一期中。1935年,辛亥武昌起义志士喻育之参观孙中山故居时,由孙妙茜亲自接待,并合影留念。1936年,在“一二·九”北平学生救亡运动的影响下,翠亨总理故乡纪念中学的学生,联合县内各学校学生成立“中山县学生援绥联合会”开展抗日宣传并发起支持马占山将军在绥远抗战大游行,学校当局串通县警察局,把杨日韶、唐涤生、梁华胜等十多名学生拘留在石岐警察局,并开除了四名学生,孙妙茜出面进行了调解。1944年,中山县五桂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成立县一级政权——县民主督导处,孙妙茜应邀出席了庆祝大会。1955年1月16日,孙妙茜去世,享年92岁。孙妙茜去世后葬在翠亨村东北谭家山孙族坟场。

人物生平

孙妙茜出生于1863年3月14日。孙妙茜小时候常与孙中山一起劳动,打柴、挑水、拾猪菜等。孙妙茜15岁时,母亲杨氏按旧例给她缠足。成年后,孙妙茜嫁给了杨紫辉,因与其并无生育,后过继四弟杨礼政之子杨聪(又作杨庆聪)为子。1912年5月底,孙中山回乡省亲,赠与孙妙茜500元生活费。孙中山在广州市任非常大总统时,又赠与孙妙茜2000元,孙妙茜藉此与族人孙锦言合伙在崖口开了一间小米铺,赚取微利以作家用。

1928年后,由于丈夫早逝,孙妙茜便由崖口回翠亨村居住。民国年间,各地党政名流及游客到访孙中山故居,多由孙妙茜接待。1931年,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王斧及梁宿明参观孙中山故居、采访了孙妙茜关于孙中山的家世等情况,撰写了《总理故乡史料征集记》,发表在1931年《建国月刊》第五卷第一期中。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孙妙茜常常帮助抗日游击队员躲过日寇的搜寻。有一天,日军突然包围了崖口乡,正在乡中活动的游击队员杨帝情急之下走进孙妙茜家里躲避,孙妙茜见他进来,便把他拉进二楼内屋的小阁楼里躲藏,避过了日本鬼子的追捕。孙妙茜还掩护过黄森等多位游击队员。1935年,辛亥武昌起义志士喻育之参观孙中山故居时,由孙妙茜亲自接待,并合影留念。

1936年间,在“一二·九”北平学生救亡运动的影响下,翠亨总理故乡纪念中学(即现在的中山纪念中学)的学生,联合县内各学校学生成立“中山县学生援绥联合会”开展抗日宣传并发起支持马占山将军在绥远抗战大游行,当张棣赓的学生步行到石岐孙文西路与其他学校学生会合时,学校当局串通县警察局,把杨日韶、唐涤生、梁华胜等十多名学生拘留在石岐警察局,并开除了四名学生,当时纪中和县立中学的学生代表找到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居住的孙妙茜出面调解。

1944年,中山县五桂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成立县一级政权——县民主督导处。孙妙茜应邀出席了庆祝大会。1944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纪念日,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在翠亨纪中举办军民纪念晚会,演出由广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连贯编写的“精神不死”话剧。义勇大队专门派了两顶轿子到崖口杨家接孙妙茜和她儿媳程月红去参加晚会。孙妙茜观看演出后十分激动,还欣然接受邀请上台作了简短发言,她表示要继承总理遗志,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团结抗日,支持抗日游击队,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孙妙茜简短朴素的讲话大大激发了与会军民的爱国热情。1955年1月16日,孙妙茜去世,享年92岁。孙妙茜去世后葬在翠亨村东北谭家山孙族坟场。

个人生活

孙妙茜比孙中山大哥孙眉小9岁,比孙中山大3岁,因年纪相仿,孙妙茜跟弟弟孙中山的关系更为亲密。当孙中山5岁时,大哥孙眉已外出檀香山多年,二哥和大姐早年夭折,而小妹孙秋绮才刚出生,所以沉重的家务,落在了二姐孙妙茜身上。孙妙茜和孙中山常常一起上山拾柴火、挑泉水、下河摸鱼、到田里帮父亲耕作。空闲时,孙妙茜常给孙中山唱歌谣,姐弟俩苦中作乐,感情深厚。

1895年10月,孙中山领导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后,全家老少都逃亡在檀香山孙眉家中,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一直都是处于空置状态,孙妙茜常常回娘家打理。1912年5月底,孙中山回乡省亲,赠与孙妙茜500元生活费。孙中山在广州市任非常大总统时,又赠与孙妙茜2000元,孙妙茜藉此与族人孙锦言合伙在崖口开了一间小米铺,赚取微利以作家用。

孙中山革命的追随者、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于右任参观孙中山故居时,也是由孙妙茜接待,他撰写《谒翠亨村》诗三首,诗一为:“山围海绕翠亨村,郭外朝西故宅存。世界劳民思救主,同来瞻拜圣人门。”诗二为:“犹有遗闻寡姐传,墙隅手种树参天。井傍两世降生地,老屋翻修三十年。”其中,“犹有遗闻寡姐传”指的就是孙妙茜为于右任讲孙中山在翠亨村的遗闻趣事。

人物纪念

孙妙茜旧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杨家上街19号,建于1934年。该旧居坐西北向东南,面阔两间7.05米,纵深7.9米,含院子在内面积约80平方米。高两层,青砖墙,硬山顶。门楣与窗楣上有花卉灰塑,檐墙上有花卉和狮子图案灰塑。大门为折叠式格栅门,上嵌玻璃,内有一层板门。屋内地面铺红砖,大厅有木隔扇。二楼除右厢房为水泥板外,其他部分皆为木楼板。屋前有一小院,院内有水井一口。孙妙茜为孙中山胞姐,其旧居是研究孙中山家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23年11月4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南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合作开展“探寻老屋的历史和记忆——孙妙茜旧居研学活动”,20组亲子家庭参加了活动。

亲属关系

信息来源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孙中山故居的守护者——孙中山的二姐孙妙茜.海峡飞虹中文网.2025-08-02

孙妙茜.孙中山故居纪念馆.2025-08-02

探寻老屋的历史和记忆——本馆开展孙妙茜旧居研学活动.探寻老屋的历史和记忆——本馆开展孙妙茜旧居研学活动.2025-08-02

孙中山研究.孙中山研究院.2023-11-14

孙达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2024-08-01

中山家风 | 孙中山:齐家善教 博爱廉治.广东省情网.2023-11-14

孙中山.辞海.2023-08-23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 俞正声主持 (1).中国政府网.2024-10-07